围的衙役示意,纷纷退了出去,只留下了二人。
“这里是五份口供,天亮之前务必让五人供认、画押。”
寇台虽然对张谏并不感冒,但是看了看张谏的脸色,他知道这件事不是他能拒绝的。
想了想陈鄂走时对他的交代,寇台点了点头。
“大人放心,小人一定尽力而为。”
“不是尽力而为,是一定要办到,否则,你知道后果的?
办成之后,你就是顺天府通判。”张谏看着寇台,满脸认真的说道。
“是大人,我明白了。”
看寇台答应了,张谏点了点头,随后便转身向外走去。
寇台看了看身后的刑室,转身向里面走去。
一夜无话,第二天一大早便有五份已经画押的口供放在了张谏的案牍上。
张谏拿起口供,看了看上面的口供,点了点头。
“五个人都没有什么事吧?”
“大人放心,五人都只是一些皮肉之伤,并无生命之忧。”
“嗯,我知道了,你退下吧!”
“是”
张谏并没有着急将这份口供送出去,看着外面又开始飞舞的雪花,他不由感叹今年的大雪真是多啊!
崇祯八年十二月二十五日早,北京城大雪纷飞,天还未亮文武百官便赶往了午门,这将是崇祯八年的最后一个朝会。
按照往常的情况,今天本来是没有什么事情的,但是今天却是有些不同,很多人都现实的跃跃欲试。
午门外,李标王洽四人站在最前面,等待着午门开启。
他们身后,百官分别围成一个个团,不断的在周围走来走去,双手缩在袖口中,相互之间窃窃私语,眼神时不时的乱瞅。
只是,相比往常,今天李标身上的目光显然多了很多。
但是,王洽并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