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洽分管兵部,最近对于李标经常插手兵部的事情也非常不满。
只是,不满归不满,李标的插手无非是公务,却让他也无话可说。
杨嗣昌的奏折,之前本来就是由兵部呈交给他批阅的,六部的事情除非紧急军情,否则一般都是要先奏给军机处的。
王洽和李标则负责分管兵部、工部、吏部三部,其中李标之前就是从吏部尚书升任的军机处,因此一直负责吏部的大小事务。
至于兵部,王洽则是由兵部尚书升任的军机处大臣,因此也一直负责兵部的事情。
然而,最近,由于战事频出,原先六部靠后的兵部,竟然成为了六部中最为受宠的,因此,这让李标有些眼红,便开始插手兵部的事情。
特别是在一些事情上的处理,经常一掌拍定,根本不给王洽否定的机会。这也让王洽从心里感觉到了一丝警觉。
于杨嗣昌奏折的事情,本来是递交给王洽的,却没想到被兵部左侍郎李邦华给交给了李标。
李邦华本就是李标安插在兵部的人,而杨嗣昌和李标的关系却又经常对立,因此,李邦华才会利用自己的身份以及李标和兵部的关系,处处制肘杨嗣昌。
杨嗣昌对此也是非常熟悉,只是以他自身的实力,哪怕被崇祯给有些看重,他依旧是很难反抗,只能等待时机。
特别是自己的父亲杨鹤也是李标的人,这又是让他很难下手。
如果没有人支持,就算是扳倒他们,以他们的势力,恐怕自己的名声也会恶臭,官场上名声如果臭了,那下场可能也好不到哪里去。
因此,杨嗣昌一直都处于波澜不惊的态度。
但是,他也并非没有做任何事,他在兵部,本来就是直接对军机处大臣王洽直接负责的。
因此,他在和王洽相处时,经常在边疆战事上帮王洽出点子,这让本来对他不是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