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因为出身将门,从小习武、学习兵法,身体看起来还是非常硬朗。
只是为人话却很少,在李成梁九子中,其才华只能排为第四。
其大哥李如松、五弟李如梅曾在万历年间剿灭过宁夏叛乱以及出兵朝鲜剿灭倭寇。
李成梁九子中,一部分被贬为平民,个别战死,只是时过境迁,只剩下了李如桢一人。
李如桢和自己的侄子李功,(四弟李如樟的儿子)镇守在山海关,侄子李功年轻,其父李如樟十几岁便上阵杀敌,南征北战无数次。
虎父无犬子,李功虽世袭千户,但是却一直渴望建功立业,这次听闻三伯镇守山海关,便出走延绥,留在了山海关效力。
对于自己侄子李功的决定,李如桢也是非常支持,亲自书信一封,才将其留在了这里。
只是,让李功着急的是,如今的山海关已经没有了敌人,鞑子在辽东节节败退,辽东之战恐怕就要结束了,自己想要在这里建功立业,恐怕很难。
“二位将军”李如桢看着不过二十多岁便已经官至总兵,而且还是皇上跟前的红人的二人,眼里不由的闪烁出羡慕之意,随即便消失不见了。
他的身后跟着李功,只是看起来李功比二人的年龄更加大一些。
“李将军”三人相互拱手。
“参见二位将军”
“李功将军”
“以在下所看,辽东战事已毕,余敌已经不足为惧,只需少量兵马便可清除。
而如今内蒙古以及陕甘、宣大一带,蒙古人依旧不断犯我边境。
皇上雄心勃勃,对于北方的战争准备一直没有停止,我猜想皇上必有一举清除边关二十年之祸的打算。
因此,朝廷未来几年对于西北以及宣大的动作一定会有很多。
二位将军身经百战、战功赫赫,而且年少有为,此事之后,二位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