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蛮夷之地,而且如果朝廷自己去开采的话,又没有足够的资金。
目前朝廷对于这些东西的需要也不是太多,南方和北方的众多矿藏,已经可以解决大明现阶段所需要的。
这次的移民,虽然不多,但还是进一步解决了河南的流民以及河套地区鞑靼人为主的问题。
崇祯七年,四月三十日,就在满朝文武还在料理迁民所带来的一些问题的时候,福建海疆却出现了问题。
荷兰东印度公司,也就是抢占中国台湾省、国力蒸蒸日上的荷兰,对大明的海疆发起的掠夺,以迫使明朝能够开启自由贸易。
这件战事的发生,在很早之前便埋下了伏笔,众所众知,由于明朝禁海令的限制,除了少许获得许可证的人可以下海活动之外,其他人都是被禁止的。
荷兰是自万历年间开始在东南亚进行香料、丝绸品贸易的,为了拓展与大明方面的贸易,便在澎湖列岛修建了一部分城堡,以此来刺激明朝政府,希望能够完成贸易。
但是的明朝政府便以绝对的优势兵力包围了澎湖列岛,并且在答应贸易的情况下,要求荷兰人退回到台湾岛。
荷兰人在得到当时福建巡抚商周祚的忽悠下,退了兵,但是明朝海禁令并没有因此取消,导致荷兰人依旧无法进行自由贸易。
荷兰人一开始是和当时投靠朝廷的许心素进行走私贸易的,但是后来许心素被郑芝龙击败,郑芝龙被朝廷招募,随后接管了同荷兰人的贸易。
在这场贸易中,因为没有固定的合同说明,郑芝龙每年要向荷兰人供应多少东西,所以导致荷兰人完全受制于郑芝龙。
荷兰人为了让郑芝龙答应自己的自由贸易协定,不惜出兵帮助郑芝龙平定了当时东南沿海最强大的海盗势力李魁奇。
另一方面,随着朝廷局面一步步的稳定,朝廷的水师也在一步步的建设中,再加上朝廷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