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努书坊

繁体版 简体版
努努书坊 > 大隋兴衰四十年4·自杀王朝 > 第三章 炀帝失策

第三章 炀帝失策(1 / 11)

杨玄感起兵虽以失败告终,却拉开了隋朝灭亡的序幕。这场仅维持了两个月的兵变,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影响力?打败了杨玄感的隋炀帝,是否能够意识到自己胜利的真正原因?在杨玄感兵变的背后,究竟还潜伏着哪些危机?

一、兵败原因

杨玄感起兵可不是一般的农民造反,他是来自统治集团内部的反戈一击,所以,它的意义也就不仅仅是让隋炀帝二征高句丽功败垂成,还意味着隋朝末年从内到外的动乱的开始。

据史书记载,隋炀帝在这件事之后深受打击,曾经当众呜咽流涕。如此示弱,可是他当皇帝以来的第一次。

既然如此,如果隋炀帝是一个会反思、负责任的皇帝,他就应该想一想,为什么杨玄感能反得起来?还有,为什么杨玄感造反会失败?只有把这两件事想清楚了,才能知道到底应该采取什么措施来避免此类事情再度发生。

为什么杨玄感能够起兵?其实很简单,除了他的家仇和个人野心之外,很大程度上还是利用了当时老百姓反对隋炀帝暴政的情绪。

自从隋炀帝征讨高句丽以来,老百姓苦不堪言,不是兵役就是徭役,各种征发无休无止,特别是离战场比较近的东部地区,更是成了重灾区。

正因为有了这样的群众基础,所以杨玄感才能登高一呼,应者云集,很快把军队从一万发展到十万。也正因为有这样的基础,杨玄感才能率领着用大刀和柳条盾牌装备起来的船夫打败装备精良的官军。杨玄感起兵顺应了民心、民意,这一点,在历史上应该是没有争议的。

既然如此,为什么杨玄感起兵又会以失败告终?这就有不同的解释了。其中有一个最经典的说法认为,杨玄感失败的关键原因在于他没有听李密的计策。李密给他出了上、中、下三策,他没有选择上策,直扑涿郡、渔阳郡,占据临渝关,截断隋炀帝的归路;也没有选择中策,占据关中,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