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仓皇转移,知道投毒已经奏效,赶紧乘机追杀。本来,长孙晟在突厥人里声望就很高,号称长孙总管,一般突厥人都传说他弓如霹雳,马如闪电。现在看见他带人追过来,更是惊慌失措,仓促之间被杀得大败,三千多人葬身荒野。
再看杨谅这边。杨谅的重要将领史万岁就更厉害了。当年,打沙钵略的时候,史万岁一刀结果了突厥将领的性命,从此在突厥人中间立下了威名。现在,史万岁又和达头可汗在大斤山,也就是如今内蒙古自治区的大青山相遇了。古代崇尚个人英雄,两军交战,要先通报将领姓名,达头可汗一听对方居然是敦煌戍卒史万岁,惊得目瞪口呆,仗也不打了,领兵就往回走。史万岁哪能让他就这么轻易走人?纵兵追杀,大破突厥,斩首几千级,也是得胜还朝。
就这样,两路大军都取得了胜利,初步打击了达头可汗的气焰,杨广再立新功,声望更高了。
不过,尽管打了这样两个胜仗,但是达头可汗的实力还在,只要有他的威胁,启民可汗终究是无法立足,隋朝也始终存留隐患。怎样才能彻底解决这个问题?
公元601年,隋文帝改元仁寿。
仁寿元年年底,长孙晟上表称:“臣夜登城楼,望见碛北有赤气,长百余里,皆如雨足,下垂被地。谨验兵书,此名洒血,其下之国,必且破亡。欲灭匈奴,宜在今日。”我夜登城楼,仰观天象,看见蒙古草原上空有一道红色的雾气,长一百多里,就好像雨脚一样,一直垂到地下。我查了兵书,这种天象叫作洒血,意味着它下面的国家一定灭亡。陛下,现在看来是灭突厥的最佳时候了!
我们今天相信科学,不大相信天象了,其实古人也未必真的那么相信,好多时候,天象只是促成某些大事的一个说法。既然如此,足智多谋、富有战略眼光的长孙晟将军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拿天象说事?
原来,经过连年战争,达头可汗的内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