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意志工业,则是非常刻板的规矩,连人似乎都是以土豆为能源的工业部件。——工业上大量的、硬核的零件运动替代手工。当然,这种稳定的另一面,也就缺乏灵活性。
中国的工业风格,则是带着社会组织动员的风格。充分考虑普通人的下限,耳提面命地对最基础的要求频繁用标语强调。同时为了保障工艺品通用性质,各种工艺品与贵族气质是一点不沾边。
例如这些高大的铁塔上总是危险标识,就是个各种村长大喇叭式的标语“铁塔掏鸟窝,爹妈看到打断腿”“工业盐,吃了生智障”“打雷,莫在树下躲”……
而在“通用性”这一块,以蛇皮布为例,无论是重要的机车,还是给养殖场供应蛋白质的蚯蚓培育中心,都是用同样材质的塑料布。
军用火炮炮口防雨的盖子,特么就是个小号痰盂,重新上了色。这都是同一家车间生产的。
~
像某种需求少,无法长期维持生产线的产品。德国的思路是,一次性采购个够,然后专门油纸包备份了。
而卫老爷的思路是,设计上即应当考虑维护流程,有些用量大的零件尽量和市面上某些常用零件统一。最好是,只要民用品配上一圈垫层,就能完美搞定。促使“军,民,结合”。
中国工业风是朴实的,钢铁的力量是在广泛藏于各个角落中。统伐区现在策略就就是“工业为人民服务。”
现在无论是渝城,还是正在北方扩张领土的五色联盟,工业品的形制都是相通的,——好维护,零件容易得到。龙系珉这些女孩哪怕是想要一些特殊心意的东西,卫老爷这个轴货也最多是用绿色啤酒瓶给她们磨一些祖母绿来当首饰。
~
阿瓦隆城邦的代表巴卡斯,在进入星汉区域后,仔细地打量着这个蒸汽、电力、生物科技交互融合而成的新人类势力。现在在招待所中整理记录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