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兵部才行,毕竟蒸汽机是很贵的。
江鎏觉得多半无法通过申请,越想越觉得憋闷,干脆辞官回家了。
他认为铜壳罐头有搞头,反正自己家里有钱,让父亲给钱自己办厂就是。
接下来,一切都非常顺利。
铅锡合金既然不能用,那就用铜锡合金来焊接,无非成本变得更高而已。助焊剂早就有了,只是没后世那么先进,但主料一直都是松香,先秦出土的青铜器也是用松香做助焊剂。
顺带一提,先秦的青铜器,包括那些用来盛食物的器皿,锡焊时也残留了大量的铅元素,只不过古代贵族不知道那玩意儿有毒。
他自己手动敲出铜罐头壳,把煮熟的蔬菜,扔在铜壳里装好,又自己进行焊接密封。
然后用沸水烧煮,第一次给煮炸了,蔬菜水分汽化膨胀,把焊接口都给冲开。用罐头制造术语来说,这属于顶隙过小,里面的东西装多了。
反复试验多次,江鎏总算能控制好顶隙空间。
但怎么打开罐头呢?
焊得太他妈结实了,第一个罐头,江鎏撬了半天,最后是用锤子砸开的,里面的蔬菜给撒了一地。
江鎏坐在自家院子里,看着地上的蔬菜,情绪稍微有些复杂。
这事儿果然不好搞,否则钦天院那些人,早就已经弄出来了,哪里还能轮得到他?
用铜锡合金来镀锡的法子,明显是行不通的。
接下来整整一年,江鎏尝试各种锡焊材料。就连晚上睡觉,都躺在床上翻阅古书,试图从中寻找到一些灵感。
终于还是让他找到了,而且是常用材料——倭铅(锌)!
关于倭铅,最早记录在五代时期,但那时生产的锌纯度不高。
一直到大明嘉靖年间,炉甘石炼锌之法诞生。后世从广东出土的锌块,有“万历十三年字样”,纯度高达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