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没有轰击城上士兵,而是炮击子堡外围的木夹土栅栏。
巴什科夫登上母堡城墙,用千里镜观察一番,滴咕道:“契丹人在为攻城做准备了。”
连续一天的炮击,敌军子堡的外围障碍,靠东边的木墙全被砸塌。
翌日。
三颗热气球升空。
随军携带的绳索全绑接起来,只能供两颗热气球高空轰炸。剩下一颗热气球,升空高度很矮,是专门用于战场观测。
一颗热气球,轰炸子堡东北角的棱堡。一颗热气球,轰炸子堡东南方的棱堡。
两个炮兵阵地,一个平行射击东城墙,一个平行射击南城墙。
如此,敌军东北、东南两座棱堡,还有东城墙和南城墙,全都暴露在大同军火力之下。只打人,不炸城墙!
进攻从子堡正东方发起,在我军远程火力掩护下,能够造成交叉火力的两座棱堡,都不能专心投入到战斗当中。
子堡里的守军,哥萨克只有八十多个,剩下百余人全都是土着仆从军。
两个大同军炮兵阵地,率先发动攻击。
调整好角度之后,一炮接一炮打出,完全不知道节约弹药。敌军城堡的南城墙和东城墙,守军完全不敢站着中间,全都贴近女墙蹲好,生怕被跳弹给打一串。
紧接着,两颗热气球开始轰炸。
热气球下方的两处棱堡,土着仆从军率先逃跑,紧接着哥萨克也跑了。他们宁愿跑东城墙去,不一定会被火炮击中,留在棱堡那里肯定挨炸。
守军舍弃棱堡,这座城堡就废了一半,跟传统的堡垒没啥区别,无法形成没有死角的交叉火力。
而且哥萨克炮台,全设置在棱堡上,炮兵也完全废了。
大同军将士开始过河,几个人扛起一块挡板。这种挡板类似鞑子的楯车挡板,内层是硬木,外层是熟铁片,最外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