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努书坊

繁体版 简体版
努努书坊 > > 975【殿试与分封】

975【殿试与分封】(4 / 5)

,就是在警惕这种隐患。南洋太近,以后要作为中国的本土,不可分封给任何一个宗子。

赵瀚继续翻阅后面的试卷,楚王赵匡枰排在第十五。

这个排名,阅卷大臣们费了心思。

因为殿试卷子,不用重新誊抄,只要是熟人笔迹,一眼就能认出来(馆阁体也有细微差异)。给楚王排名太高,未免有拍马屁之嫌;给楚王排名太低,又是不给皇帝和楚王面子。

既然前十五名的卷子要呈上,那就排第十五名刚好。

说实话,赵匡枰的答卷,是能够进前三的!

这位皇子文采极佳,策论写得花团锦簇,并且长期耳濡目染,知道皇帝老爹的想法是什么。

“那位女进士的文章呢?”赵瀚问道。

已经丁忧回朝的萧焕回答:“在最后一名。”

赵瀚让大臣把所有卷子都拿来,直接去阅读女进士的文章。写得着实不错,前十名都没问题,估计是受到了性别歧视。

再抽看几份前百名的卷子,赵瀚没再发现问题。现在大臣们判卷,已经完全按照皇帝的心思来。不像新朝第一届科举,大臣们给出的排名,靠前者被皇帝改了一大半,这让阅卷大臣们颜面扫地。

仔细考虑一番,赵瀚把前两名调换,陈淳做状元,刘宗道做榜眼。

又把女进士邹怀玉的卷子,从最后一名,直接定为第十五名。

至于楚王赵匡枰,不给任何排名,但答卷可以当做范文贴出,让天下读书人自己去评价好坏。

这番调整,给足了阅卷大臣们面子。

实在是大臣们的阅卷标准,已经变成皇帝的形状,这种情况就没必要再找茬了。

殿试答卷,一般不对外公布。

否则嘉靖皇帝晚年那些考题,殿试答卷一旦公布出来,岂不是让天下士子看君臣笑话?

到了赵瀚这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