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本,以理为准绳,去认识世界,去理解世界,去改造世界,四者必须和谐统一,才能成为真正的君子。
更细化的阐述,还有对赵瀚格位论的解释,还有对传统儒学和当今科学研究的解构。
文章并不长,柳顺卿反复念了好几遍,所有青年都把内容誊抄完毕。
一个叫金正顺的青年搁笔感叹:“陈公不愧为天朝太子师,真旷世鸿儒也。”
青年们纷纷议论起来:
“陈公之论,恰合天子之论。这天地至理万世不易,可天地之气却在运转变化。即天道永存、人道更替,我等中人,并非不及两班贵族。我等中人,亦可为贵族也!”
“大善!贵族与中人,位虽迥,而格相同也。今之贵族,尸位素餐,皆酒囊饭袋之辈。就人格道德本事而言,贵族远远不及中人。此何解?贵族格不配位也!”
“贵族格不配位,我大朝鲜国才气理心性不协。四者不协,则天道难彰,才有日本与后金蹂躏万民。如今变法,虽国库充裕,可我等中人,还有无数良人,皆无上升之阶,国中贫民更是食不果腹。”
“然也,此事当易之。而移风易俗者,舍我辈其谁?”
“如何易世?”
“兵谏之!”
“不可。我辈中人,官职最高者,也不过区区将校。国中领兵之大帅,皆国王心腹,皆两班权贵。兵谏如何能成?”
“天朝圣君有言,民为国之基。朝鲜国之基石何在?我辈中人自为基石,可百万良人亦非基石耶?当结交良人,特别是地方生员、乡吏,他们也没有进身之阶。”
“对对对,当把这些大道理,传与生员、乡吏知晓。”
“……”
一众青年反复讨论,房门突然被推开,门外青年气喘吁吁道:“王上……王上……崩了!”
青年们面面相觑,随即柳顺卿大喜:“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