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军的营寨附近,就有许多稻田。
而尹洛瓦底江及其支流,岸边也到处都是稻田,谁打得赢谁就去收割。
甚至大同军在江边构筑的防御工事,都是踩踏稻田而来。先把田里的水放干,把稻禾全部踩到,挖掘淤泥垒在田埂上,士兵则踩着倒塌的稻禾活动。
一千多艘船只,全部停靠在江边,辎重已经搬上岸,船里堆放着大量柴草。
关键时候,可以放火烧船,阻止缅军登陆。
杨展亲自登上热气球观察,等到燃料烧尽才下来。
丁家盛问道:“老杨,敌军有何异动?”
杨展答非所问:“城里的佛塔修得挺漂亮,缅人要是拿出修佛塔的劲头,全部用于加固城墙,我都生不出半分攻城的心思。”
“这老半天,你在上头看风景呢?”丁家盛哭笑不得。
杨展说道:“不然还能咋样?敌军越聚越多,却不敢渡河攻击,每天只是干耗着而已。”
蒲甘城内外,到处是佛寺,到处是佛塔,最高的一座佛塔有50多米。
就连大同军扎营的这边,在营寨背后的大山上,也有佛寺和佛塔存在。庙里的和尚都被控制了,防止他们捣乱的同时,顺便请他们帮忙挖沟筑矮墙。
佛寺、佛塔、和尚的大量存在,说明这片区域极为富庶,否则没那么多粮食供养僧侣。
就在北路大同军,在黄幺的率领下,坐船抵达太公城的时候,缅王莽白已经御驾亲征来到蒲甘城。
缅军精锐,足足三万人。
另有贵族率领的私兵,以及贵族招募的农民,数量多达十六万人。
这还没到缅军的极限,几十年前,缅甸为了吞并木邦,足足出动三十万大军。
黑鲁叨站在蒲甘城墙上,登高观察大同军的情况。这货也有千里镜,从葡萄牙人手里搞来的,仔细观察好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