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如今的幕府将军,叫做德川家纲,年龄才十二三岁,政事都是幕府老中说了算。”
李铨又问:“贿赂老中?”
郑道周摇头:“也不必惊动老中,直接去找保科正之。”
“保科正之又是何人?”李铨愈发不解。
郑道周详细说明:“若论辈分,保科正之是幕府将军的亲叔叔。妾生子一个,因正室善妒,从小寄养于别家,幼时做了保科正光的养子。等正室死后,被幕府二代将军接回,对其恩宠有加。先令其拜领山形藩二十万石,又令其拜领会津藩二十三万石。别看幕府是老中酒井忠清辅政,其实背地里保科正之的影响力更大。”
李铨问道:“保科正之就能让幕府开港?”
“不能,也没必要,”郑道周说道,“保科正之的两块领地,都在日本的最东边。那些西边的藩主,或多或少都在海贸走私,而保科正之想走私都没商贾肯去。因此,保科正之严厉打击走私,主要是他无法从中牟利。李先生欲在日本东部打通补给港,正好可以跟保科正之合作,他的领地就在那里啊!说句僭越之言,此人在日本如同皇叔,他悄悄搞走私谁敢说什么?”
“妙啊,郑先生大才!”李铨赞叹道。
郑道周摆手:“吾非大才,只是熟悉日本情况而已。”
李铨本以为需要动用武力,或者至少要下圣旨给幕府,没想到竟然通过走私就能搞定。
李铨让郑道周准备丝绸瓷器等物,又找郑道周要了些人做跟班,便以中国使臣的身份前往江户。
他们有一封空白圣旨,根据情况填写内容。
到江户之后,正使温九一负责跟幕府打交道。无非是日本忠顺有加,大同皇帝非常宽慰,命使者带来丝绸瓷器若干,赏赐幕府将军以示勉励。
“还算繁华,就是乞丐太多。”李铨抵达江户,对这里做出中肯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