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摇动战旗,发出信号,示意藏在山谷里的部下放心,相关将领出谷,准备接驾。
为了防止朝廷以招安为名,行进攻之实,他们做好了迎战的准备。
战旗摇动,山谷中传来隐隐的呼喝声,随即传来了一阵杂乱的马蹄声、脚步声,数十步骑从河谷深处走了出来,在各自主将身边聚集。
——
大军沿着官道前进。
前锋是骁骑将军张杨率领的千骑。
行军途中,骑兵没有披甲,弓也没有张弦,但队伍却很整齐。两骑并排,占据了官道的右侧。左侧是校尉、都尉等各级将领,以来往来传递消息的游骑。
他们没有看汾水西岸的白波诸将,缓缓而过,逶迤向北。
胡才等人的心情再次放松了一些。
张杨身后是步兵营。
步兵营的队伍更加庞大,除了一千多步卒、属吏之外,还有装辎重、衣甲的大车。大车大多用牛拉,速度不快,车上装的东西不少。
步兵营的将士也没有披甲,没有张弦,连弓箭都放在车上。只是手中有矛戟,腰间有长刀。
步兵营身上的绛色战袍大多破旧了,颜色深浅不一,看起来有些杂乱。
但将士们的队伍却很整齐,步伐也很稳健。
他们也没有停下脚步,从白波诸将的面前经过,仿佛白波诸将根本不存在似的。
胡才等人心中疑惑,不约而同的互相看看。
骑兵不停,还可以理解。毕竟万人的队伍不短,骑兵必须向前,才能给天子的中军留下空间。但步兵营也这么走过去了,多少有些不合理。
天子所到之外,北军应该为天子设警,步兵营、射声营配合立阵是最常见的配置。
看到步兵营从面前走了过去,他们不禁怀疑是不是搞错了。
天子根本不是来见他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