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平的论文成功发表在《科学》期刊,夏院长又开始忙起来。
作为院长,他要当好人才的服务员,做服务员不是喊口号就行,需要行动起来。
他到处跑,往南都医大跑,往省厅跑,还往各个老同学家里跑,这几天成果颇丰,把杨平的博士提前毕业、主任医师职称和教授职称已经基本落实,只等走程序。
博导也已经八九不离十,毕竟那么多篇医学顶级期刊论文,加上《科学》期刊这篇超级重量的论文,作为临床医生,弄个博导还是有把握。
但是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就没这么好申请,现在杰青每年全国只有300个名额,覆盖67个细分科学门类,8个大门类,摊到医学这个大门类也就30--40多个名额。
杰青是国内仅次于两院院士的高端人才,是评价青年学者创新潜力与学术水平的权威标尺,竞争非常激烈,现在50岁以下的院士几乎全部曾经获得过杰青资助,说它是通往院士的台阶一点也不为过。
今年南都医大只有3个推荐名额,其中两个名额已经定下来,这两人是南都医大引进的留学欧美的青年学者,引进的时候已经承诺推荐国家杰青,所以这两个名额不可能再动。
还有一个名额,杨平需要和别人竞争,竞争对手也是一位优秀的青年才俊,才38岁,已经发表两篇cns,这位青年才俊也是南都医大一位副校长的女婿,所以此事南都医大的饶校长非常为难。
最后这个推荐名额,只能二选一。
究竟选谁?硬性条件符合的情况下,只能到时候开会大家投票。
这几天的奔波也让夏院长略显疲态,年纪大了,精力总是差那么一点。
比如说打篮球,往年以夏院长的为首的“领导队”总是生龙活虎,可以跟年轻人一较高下,今年明显力不从心,连个奖杯都没有。
夏院长一个人在办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