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拿到,自己先给搭了进去。
内战爆发,在生死存亡面前,革命党可没有和他们客气,征用的征用,打白条的打白条。
总之,他们损失大了。除非叛军取得了胜利,这些前期的投资,还有可能收回来。
要是叛军失败,他们这些人能不能躲过沙皇政府的清洗都是一个问题。亚历山大二世的胸襟不小,却容不下反贼。
这种反面例子,弗朗茨自然要大肆宣传了。最近维也纳报纸上报道莫斯科叛军的新闻一下子多了起来,立场决定观点。
叛军的污点自然被放大化,顺带着还美化了沙皇政府。大家都是君主制国家,屁股不能坐歪。
不然亚历山大二世输了普俄战争,早就是昏君的代言词了,怎么可能混得上改革之主的称号呢?
不光是奥地利,欧洲大部分媒体都没有把战争失败的锅,扣在亚历山大二世头上,而是被他清洗掉的官僚背了黑锅。
包括报道普俄战争的新闻,也在有意无意淡化普鲁士王国,重点强调了俄国官僚集团的腐败导致战争失败,显然大家还不乐意接受普鲁士崛起的事实。
尽管普鲁士王国击败俄罗斯帝国,成为了欧洲列强俱乐部中的一员,但是他们并没有取代俄国人的地位。
原本欧洲是四大列强主导局势,现在俄国人出局了,变成了英法奥三大列强主宰欧洲,普鲁士王国没有获得想要的国际地位。
这个年代的国际地位,不仅仅只是地位,还包括利益的划分。作为既得利益者,英法奥三国没有将话语权分给普鲁士的意思。
这让柏林政府很受伤,英法奥三国都可以算世界帝国,大家都有大片的殖民地,和西班牙、葡萄牙、荷兰一起瓜分了世界。
作为新崛起强国,普鲁士就尴尬了。现在已经是殖民时代的末班车,老牌殖民帝国已经完成了跑马圈地,就算是没有实际占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