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努书坊

繁体版 简体版
努努书坊 > 牛吏之帝王崛起 > 444.治人治水

444.治人治水(6 / 7)

出钱出力,买个心安。

等到他们向皇帝出了这个价码,便会认为双方的交易完成,协议达成,朝廷不会再找后账。

这里面的心理学比较复杂,好在刘钰在上一世研究过相关的内容,因此没等寇恂说完,便领会了他的意思。

“陛下,治水修渠,需钱万万,正是一个机会。”

怎么要这个价是一门大学问,肯定不能明着要。毕竟皇帝不能吃相难看,否则难免惹人非议。双方都要保有面子,治水最好不过。

治水向来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好事,朝廷与豪强在这上面进行一次合作,双方既能暗中完成交易,又能博得好的声名。何况治的是南阳的水,受益最多的也是这些人,他们虽然此时出了钱财,日后得到回报的也是他们,豪强们心里不会太过抵触。

当然这番操作还是有一定难度的,需要主事之人有足够的政治智慧和执政能力。

皇帝道:“此事由寇卿首倡,以朕看来,唯有卿作这件差事最是合适。朕便以卿为太守,为朕安定南阳。”

寇恂拜道:“臣遵旨。”

寇恂本来新任大司农,这个官职听起来比一郡太守要重要得多,但是此时长安朝廷的大司农早已今不如昔,许多职能都转到了户部,在以后也会逐渐被架空,虽然位高,但是权轻,想必寇恂觉得不能在这位子上充分发挥才能。

南阳治水之事寇恂在朝堂上不说,非要追着皇帝到宫里私下里说,一是有些话在朝堂上不太好说,再就是他要当面向皇帝表达,他有意于南阳太守这个位子。

皇帝不只是猜到了他的想法,而且也确实认为寇恂能胜任这个位子。寇恂的见识十分高超,可以说有萧何之才,邓禹对他的评价很高,认为他有宰辅之器。

在建武汉时,寇恂便是冯异之外的另一个救火队员,冯异是在战场上救火,寇恂则是在郡治上救火,一有难治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