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正常的事情。
为了免除隐患,拔掉卢氏的根,皇帝效仿武皇帝,将三水附近的豪强和游侠都强迁至五陵,分头安置,在强大的军事威慑力下,豪强们完全没有抵抗之力。这些地头蛇在当地都势力庞大,横行一时,等到了内郡,天子脚下,便都成了土里的蚯蚓,翻不出什么大浪了。
安定和北地两郡平定,杨音在安定驻军半年之久,才让郡治慢慢走上正轨,而安定太守一职一直虚悬。如果用安定本地人,实在让皇帝难以放心,如果用外派的官员,则需用一位军政能力都很强,既能压住地方豪强,又能抵御匈奴,镇抚羌民的能吏。皇帝思来想去,没有合适的人选,直到杨延寿提议了一位元老级人物。
这个人就是徐宣。
徐宣是赤眉军的二当家,能治军,能治民,文武兼备,实在是个人才,他做丞相不合适,但是做一郡的太守便绰绰有余了。
本来皇帝封他为太师,将其高高挂起,不打算再任用。但徐宣刚刚四十多岁,正是能做事的年纪,不甘心就此沉寂,便托了杨延寿,委婉地表示,愿意治一难治之郡,为陛下分忧。
虽然太守的级别比万石的太师差得太远,但是徐宣并不嫌弃,他已看清楚了,自己的地位比较尴尬,在朝中不可能再有位置,不如在郡县一展所长,实现抱负。
皇帝对此大加褒奖,正式任命徐宣为安定太守,至此大汉便有了两位万石太守:太师徐宣和太傅杨音。
这都是后话。
皇帝在安定和北地巡视了一遍,广施恩惠,收买人心,又让当地豪强见识了大汉的兵威,生出畏惧之心,如此恩威并施,对于稳固当地的统治十分有利。
他为卢芳布好了网,便可以一边等待猎物的消息,一边悠哉游哉地继续他的边郡旅行了,他的下一站就是上郡。
上郡算是一个大郡,虽然人口与内地繁华的郡国还有差距,但在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