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见蔡瑁开始认认真真地为刘表分析:“明公,眼下我南郡诸位将官中,若问最善兵者与勇猛善战之人,必当首推黄汉升和文仲业,而这两位校尉之中,黄汉升善攻,而文仲业则是精通守阵,其年纪虽轻,却沉稳干练,实乃是镇守汉中不可多得的人选,明公若是不让仲业前往汉中,恐守不得此处。”
刘表捋着花白的须子,脑海中略过一个又一个人的侧脸,心中不断的交替着他手下将官的名字……
但最终,刘表竟无奈的发现,蔡瑁所说的竟然是确确实实的大实话,眼下荆州诸将中,还真就是挑选不出一个比文聘更合适的人选。
但刘表并不着急做出决断。
“德珪之言,我已尽知,事关重大,且容老夫细细思之后,再做定论。”
蔡瑁跟随刘表两年多快三年了,自然是知晓这老家伙的磨蹭劲,多明显的事情到了他那,最少都要再思量个三天三夜,然后才能做出决断。
蔡瑁该说的都说了,随即告辞离去。
待蔡瑁走后,刘表便招来了一名侍从,道:“取笔墨来,老夫要给吾儿送信。”
……
旬日之后,南郑这边,刘琦接到了刘表送给他的书信。
上面的内容很简单,就是询问他,这汉中太守,若是要由文聘担任,到底是行还是不行。
刘琦的回答自然肯定的,同时他也告知了刘表——就算是刘表派遣文聘前来汉中郡,最后他一样会派出自己麾下的猛将前往襄阳,听从刘表之命,绝不会让南郡的宗族乱来,谁也不可能夺取刘表的兵权,这一点但请他放心。
该说的话说了,该写的信写了,接下来就是等待刘表的最终回复。
汉中距离襄阳的距离较远,刘表的任命就是下来了,从荆州那边来上任的郡守抵达南郑,怕是也需要一段时间。
不过刘琦并不着急,因为他知道,父亲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