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说最后的选择权在嬴政的手中,但凡是对科举流程有些了解的人都知道,从最开始的乡试到最后的殿试的整个过程中,最重要的却是大考。
凡是能够通过郡试的人基本上都是人才,而大考就是要在这一大群人才中选择出精英中的精英。
一千两百名郡试的优胜者之中,只能选择出五十人参与真正的殿试,通过率还不到半成。
可以说,这场大考才是科举的核心,被选中的五十人自然是一步登天,即便不是前几名也绝对会有很好的待遇。
而那被刷下来的一千多人,虽然也算不上失败,但终究没走到最后。
一步之差,却可谓云泥之别。
凡是不傻的人都知道,数十万的考生之中,真正能够一鸣惊人的也就只有那五十人。
之前的乡试、县试与郡试,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其实都是在为大考与殿试做准备。
不然你连皇帝的面都见不着,又如何获得重用呢?
所以,能不能通过大考,甚至比你在最后的殿试之中的表现要更加重要。
这淘汰率最高的一场考核,正式科举最关键的一环。
意识到这一点之后,许多人都在思考一个问题,那就是大考的考官会是谁?
乡试的考官是有秩与游徼等三老,而县试与郡试则由县令与郡守负责。
而大考自然也需要一个主考官,来负责维持考试的运行甚至是决定最终的成绩。
大考之所以重要,除了是因为要在这场考核之中选出最优异的五十人,更多的原因是因为此次考核是一道门槛。
因为科举初开,所以很多制度都不够不够完善。
无论是乡试还是县试亦或是郡试,都是由当地官员主持的,甚至各个郡县都有着评断成绩的权力。
虽然在郡试之时会有着中央派来的监考官一同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