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完全转化了自己的东西。
刚才与范师范的刀术切磋到了后半段,他完全就是在以岱宗如何迎战,初步验证了自己的剑法造诣,更完全显示了这门泰山派至高剑术绝艺的威力!
当然,以白信现在的心神修为,将岱宗如何应用于实战当中还非常勉强,更何况对手还是一位沉浸刀术多年的高手,而他之所以表现如此抢眼,既得益于岱宗如何惊人的剑理,又是因为范师范刀术中的破绽太大了。
打个比方,如果说场中学习四门刀法的学员,是想掌握正确的刀架而做不到,那范师范的情况和他们就是完全相反。
他掌握了最正确的刀架,并且功夫极深,可以因此,他的刀招变化始终摆脱了刀架的影响,虽然术的境界极高,刀招变化精妙,可深入骨子里的刀架却是一层不变,这点特质在别人看来没有什么,可是落在眼力高明,或者掌握有岱宗如何这种专门破招的武学的高手眼中,就是天大的破绽。
只要看出他刀法之中的刀架,循其理破除,自然就能破掉他的招数,占尽上风!
至于刚才所说的“得刀”、“忘刀”,那是白信上辈子看武学小说学来的。
不过虽然是顺口忽悠,但也是武道至理。
周侗教导白信时就曾说过,武道修行初期,招式变化,也即是术的境界时实力最重要的一环,一线之差,往往就是决定生死胜负的关键所在。所以,在领悟武道之势以前,术的修行无比重要。
而武者破入一流之境后,把控气机,领悟武道之势,磨练真气等等功夫成了修行重点,术的境界开始变得薄弱,甚至无足轻重,当然,若是修行的招数足够精妙,这点就不适用了。
而范师范恰恰就是卡在了两者之间,这无比尴尬的夹缝之中。
过于死板的遵守四门刀法的刀架运用,让他在术上造诣极高,可却无法形成独属于自己的体系,将前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