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廖仲恺、汪精卫和常凯申三人也都是一时的人杰,他们好歹是抓住了那些财团们的软肋,那些人就是贪了再多的钱,如果东南联盟不在了,他们的财富只能是别人家菜篮子里的韭菜。到时候他们不是被陈启民收割就是被英美列强收割。
资本们似乎是被说服了,于是在廖仲恺他们的努力下,东南联盟好歹建立起了一些兵工厂可以保证自家军队的武器装备供应。
在常凯申和汪精卫路线之争的关键时刻,资本们选择了看起来更懂军事一些的常凯申。
这才让汪精卫和常凯申之间的争斗暂时落下了帷幕,但是经此一战双方的关系算是彻底的破裂了。
在他们的眼中,路线分歧是不共戴天的!
只不过,当列夫访问中国的消息传来之后,这两人还是敏锐的意识到陈启民快要对他们动手了。
于是,他们只能暂时放下成见一起商议一个对策出来。
可是!
当常凯申说出自己的作战计划之后,汪精卫还是炸毛了!
因为在常凯申的作战计划之中,给他的那一百来万保安团下达的命令就是“保境安民”。
这是什么意思?不就是不允许保安团离开本乡本土,只允许他们打本地的防御战吗?
汪精卫就不明白了常凯申怎么就这么看不上那些旧军队和保安团?
难不成他们手中的武器就是烧火棍吗?
常凯申也很气愤,他只能说:“兆铭,辛亥年的时候你又不是没见识过。没有士气的部队在战场上是没有战斗力的,他们只能成为主力部队的拖累。甚至在战况极端不利的时候,他们甚至可能会裹挟着主力部队一起逃跑。”
“你说,就那些保安团和旧军队,从上到下哪个不是吃喝嫖赌抽样样俱全?这样的部队哪有战斗力可言?你让我怎么信任他们?”
汪精卫说:“士兵有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