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流程都必须有,目的就是维护皇帝/皇权在普通百姓心目中的威严。
石匠之子盗挖帝陵,还把皇帝遗骨拖出来,暴尸荒野,这就是对皇权的严重挑衅。
楚国的皇帝对此不闻不问,就会让民间觉得,所谓皇帝,其实也和常人没什么两样嘛!
张铤说着说着,举了个例子:曹魏末年,权臣司马昭把持大权,魏帝曹髦不甘被迫禅让,亲自率兵杀向司马昭府邸。
结果被司马昭部下成济当场击杀,事件发生后,舆论哗然。
皇帝,哪怕是傀儡皇帝,就这么在大街之上,被人于众目睽睽之下如同杀条狗一样杀死。
皇权的威严,就这么被当众践踏。
后果很严重,因为无论是姓曹的当皇帝,还是姓司马的当皇帝,都需要维护皇权的威严。
司马昭既然迟早要取而代之,却这么当众践踏皇权威严,自己将来当了皇帝,还得费尽心思把皇权的威严重新拉起来,此举不是自己给自己挖坑跳么?
所以成济必须死,而曹髦之死,直接导致司马昭声望大跌,篡位一事不得不推迟。
张铤说了一番,将真正要说的话,说出来:
“陛下,宇文护虽非楚臣,可作为辅政大臣,又是宗亲,却接连废杀三帝..至少是废杀二帝,如此大逆不道之举,若不严惩,如何巩固...陛下的威严?”
这话说得在理,而且李笠还怀疑自己遇刺一事,和宇文护脱不了干系。
但是,场面功夫既然要做,就得做全,否则不如不做。
“他主动投降,朕就不好翻旧账。”李笠说完,再次看向北面,看着远处的原陵。
“当然,朕想要百年后,不被人打扰,现在就得严惩盗挖高欢墓的盗墓者,想要将来....嗨,真要有这种事,人家也不在乎朕现在怎么处置宇文护。”
“这件事,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