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努书坊

繁体版 简体版
努努书坊 > 乱世栋梁 > 第一百七十六章 斯文扫地

第一百七十六章 斯文扫地(2 / 6)

,损失过半。

现在,在洛阳发现的石经残片,王玚认为,应该是正始石经残片。

正始石经,是继熹平石经之后,在洛阳太学竖立的第二套石经,于曹魏正始年间制。

当时,魏帝曹芳决定整理熹平石经石碑,刻《尚书》、《春秋》和部分《左传》作为补充。

因碑文每字皆用古文、小篆和汉隶三种字体写刻,又名“三体石经”。

到了元魏时,因为大兴土木,缺石材,便就地取材,用了部分正始石经的石碑。

之后,剩下的正始石碑,随着熹平石经一道运往邺城,在半路损失了不少。

那么,现在在洛阳找到的石经残片,应当是当初被挪作建材的正始石经碑石。

若如此,王玚认为可不得了。

熹平石经上的字体,仅仅是隶书,而正始石经上的字体,有古文、小篆、汉隶三种。

其中的“古文”字体,应和后汉许慎所著《说文解字》中的古文来源相同。

但元魏江式在《论书表》中称,《三体石经》“较之《说文》,篆、隶大同,而古字少异”。

说明正始石经的古文字法与书法,不是汉时所传的古文,极有可能是“六国古文”。

即春秋战国时代的文字。

若正是如此,借助正始石经,可以更好的研究《古文经》。

《古文经》是用先秦古写籀文(即六国文字)写成的,篇章内容也与其时流行的已立于学官的隶书《今文经》不同。

想到这里,王玚颇为激动,再次看起拓片。

古文之学在后汉时为私学,曹魏代汉后,古文之学取代今文成为官学。

但是现在他手中的拓片,其上文字,笔划和汉魏“古文”字体有所不同。

拓片字体许多笔画“头粗尾细”,并且呈弯曲状,如蝌蚪之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