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拜也拜了,炮兵们不忘给几个木炮贴上出征前就准备好的“千万不要炸膛符”。
然后点燃其中一门的引信,先试射,然后根据试射结果,调整其他炮的炮口角度。
须臾,雷鸣声起,木炮的炮口绽放出火光。
几乎是与此同时,陭氏关门洞上方、箭垛下方的墙壁,腾起一阵烟雾,石渣飞溅。
烟雾散去,石砌的墙上出现一个明显的坑,惊魂未定的守军们探出头,四处打量。
楚军会妖术的传言,果然是真的,方才对方施展妖术,集中石墙,他们站在墙上,只觉得地面颤抖。
却见前方一百五十步外的空地上,又绽放出几团火光。
。。。。。。
惊雷在群山上空炸响,撼动四方,瓢泼大雨之下,沁水水位暴涨。
大量河水奔流在山谷之中,发出巨大的声响,宛若巨龙在咆哮。
陭氏关旁,沁水河段,几道临时架起来的过河便桥,在激流中顽强屹立着,大量楚军兵马冒雨过河,踏着便桥往西而去。
桥西岸,现场教学的军校教员,向实习的军校生讲解行军桥的搭建要领及注意事项,师生都身着蓑衣。
“搭桥,要按规格来搭,不同规格的桥,通行能力各有不同,要想保证军队快速过河,桥的通行能力很重要!”
雨声很大,所以教员说话几乎是吼:
“夏季在山区行军,极易遇到暴雨过后河水暴涨的情况,所以无论是行军、扎营还是搭桥,都要考虑大水...”
“浮桥倒是可以随着水位上涨而上升,但浮筒或简易木船做起来麻烦,直接伐木搭桥,也能更好地让重车通过....”
学生们听着教员的讲述,目光却聚集在河中一处便桥上。
那便桥的结构,他们认得,是典型的“重载桥”:
桥面下的支撑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