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铤的担心很现实,如今,大部分学问被士族垄断,甚至只有士族家里才有大量书籍可以翻阅。
寒族子弟要靠考试来和士族子弟竞争,是争不过的。
但李笠有了个主意:“你有没有想过,考试成绩,分两榜,分别排名?”
张铤闻言一愣,随后想到了:“明公!莫非是..士榜、庶榜?分榜取士?”
“没错,士族一榜,庶族一榜,用不同的考卷,难易度不一样。”李笠又笑起来,这灵感,来自明代的科举“南北榜”。
“你想想看,庶族子弟不用和士族子弟交锋,难度自然就小不少。”
“黄金和黄金在一榜,青铜和青铜在一榜,这叫战力匹配。”
“而一般的士族子弟,不需要入国子学读书,也可以有机会通过考试选拔,入仕。”
“考试可分..譬如三级..姑且按两级算,初级考试是州内考试,不设门槛,只要是良民,就可按户籍上士、庶身份报名,参加初级考试。”
“通过了初级考试,可以参加第二级考试,即到京城,参加尚书省省考,榜上有名者,便可入仕。”
“黄金考生相互竞争,决出的前..譬如前五名,入仕,起步流内清官,至少二班,具体官位,由皇帝亲自来定,其他落榜者,下次再考。”
“青铜和青铜竞争,决出的前十名入仕,起步流内官,一、二班,官位,同样由皇帝来定,其他落榜者,也是下次再考。”
“你想想,只要考中了,榜上有名,就可以当流内官,这可是多少寒族子弟在仕途挣扎一辈子,都得不到的成就?”
“这种两榜考试制度一出来,士榜的竞争必然比庶榜的竞争激烈,你信不信无论士、庶,都为之疯狂?”
张铤面露喜色,不住点头,李笠又说:
“两榜定期考试选拔制度,若真的实行,你觉得那些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