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李昉做完了功课,黄姈亲自检查,而李笠坐在一旁,和儿子聊天。
聊着聊着,聊到了时局,他一时兴起,向儿子李昉解释什么是北伐。
北伐就是抢钱抢粮食抢女人。
话糙理不糙,只有这么说,才能让将士们用命。
“读过书明事理的人,大多数都已经当官、当幕僚了,我们能用的人,就是那些目不识丁、有点蠢的人。”
“对这些人,讲大道理是讲不通的,讲什么大义、正统、还于旧都,人家根本就不明白你说什么。”
“要知道,他们中的许多人,连自己名字都不会写,数数靠数手指,超过十,就不会数了。”
“所以,要换一种办法来鼓动他们,让他们觉得打仗是对的,是必须的,所以‘北伐’只不过是一个口号,跟“阿弥陀佛”其实是一样的。”
“那该怎么说呢?就说河南河北有好多良田,有好多粮食,有好多女人,所以我们要北伐。”
“北伐,就是抢钱抢粮食抢女人,什么大义啊、正统啊,别想那么多。”
“北伐成功了,大伙就能分田地,就能有女人传宗接代,过好日子...”
“只要第一次北伐,大伙确实分到了田地、抢到了女人来传宗接代,那么下一次北伐,响应的人自然就更多...”
对于父亲的讲解,李昉觉得有些难以置信:怎么感觉北伐这么热血沸腾的事情,被说成是打家劫舍?
李笠知道儿子难以理解? 毕竟以其年龄? 放在后世,还是个五六年级的小学生? 哪里懂得什么人情世故。
黄聆在一旁听了? 哭笑不得,检查完功课? 让儿子回去早些休息。
等等儿子走后,黄姈问起方才的话题:“怎么和儿子说这个?”
“我是这么跟皇帝说的? 自然也能和儿子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