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贾成,介绍起役兵的组建情况。
然而李笠只关心“业务”,因为招募役兵的待遇不错,一期招募肯定不会缺人手。
“君侯,接的工程业务,已经排到明年年底了,只要不打仗,够役兵们忙的。”
“业务这么火爆的么?你们有没有算错?”李笠问,贾成点点头:“嗯,确实市...市场需求旺盛,而且淮南那边,业务拉得好...”
“那今年过年,你们可得忙了,赶紧把队伍培训好,早点下工地。”
“属下明白!”
因为前期铺垫得好,所以当朝廷允许徐州试行役兵制、州廨开始招募役兵,应募者很多。
一切都在按计划进行,到了明年春天,施工队们就可以承接业务了。
贾成之所以用施工队来形容役兵,是因为李笠一开始构思这一制度的时候,就是把役兵当做施工队来组建的。
在现代,各类建筑工程,都有专业的建筑施工单位来承建。
古代没有专业的这种施工单位,因为经济撑不起。
但相关的技术人员是有的,只是具体实施的时候,需要征发大量百姓来服力役,才能协助技术人员完成一项项大型工程。
然而征发百姓、大兴土木,对于国力是极大地损耗,因为百姓被征发后,就无法从事农业生产。
李笠参考北宋时期的厢军制,试行役兵制,用稳定的待遇和不错的收入(许诺),吸引那些无地流民和无业游民入役兵队伍。
在技术人员的指挥下,如同后世的建筑施工队伍那样,承接各类建筑工程,靠着承接民间建筑工程所得,自负盈亏。
也就是他来当建筑公司老板,拉起队伍,雇佣农民、无业游民当建筑工,到处承包工程,从中牟利。
如此构思能够实现的前提,是水泥、砖瓦的价格低廉且数量充足,且能招揽到足够的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