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努书坊

繁体版 简体版
努努书坊 > 乱世栋梁 > 第四十六章 兔死狐悲,物伤其类

第四十六章 兔死狐悲,物伤其类(7 / 9)

,还吃起酒来,对方不知何故,总说些莫名其妙的话,当时他喝得半醉,没往心里去,随意敷衍着。

现在一想,莫非何瑗被鄱阳王这边收买了?

萧大临觉得香炉里有妖术,能把声音‘记下来’,然后‘读出来’,所以何瑗是诱导他说话。

可明明香炉传出的对话里,并没有自己的声音,为何别人就此判定他是“奸贼”?

几位辅政大臣,看着怒容满面的太后,以及同样怒容满面的湘东王,很快意识到此事非同小可。

太后已经怀疑南海王萧大临的用心,而湘东王,甚至已经和萧大临翻脸。

不管湘东王之前是怎么想,现在,湘东王“主动认错”,就说明已认为萧大临兄弟仨是奸贼,而自己很可能会步鄱阳王的后尘。

因为兔死狐悲,物伤其类。

比起几位皇叔,湘东王虽然也是高祖一脉,但和小皇帝的血脉终究是远了些,在这些皇叔看来,湘东王和鄱阳王是一样的“外人”。

“外人”成了辅政藩王,无论这辅政藩王是鄱阳王也好、湘东王也罢,皇叔们都有不满。

皇叔们可以在宫里击杀鄱阳王,说不定,哪天湘东王也会突然就被“敲头”。

香炉里传出的对话声,便可支持如此推断:萧大临接下来就准备对付湘东王了?。

如果,鄱阳世子萧嗣拿出来的是信件,那么可信度存疑,因为笔迹可以模仿。

但是,声音是较难模仿的,可信度,比信件高。

太后见萧绎表态,便询问诸位辅政大臣的意见,包括王褒在内的这几位大臣,首先赞同湘东王的请求:

张榜悬赏一事,就此停下,以免为奸贼所趁。

对于已经出首、提供物证的人,不赏,不罚,其提交的所谓证物退还。

当然,提出这一建议的湘东王,并无过错,且决策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