么不好,运粮去乐安?
所以,必须给出足够的利益,那就是官冶公开销售铜。
“大王,凡是运粮到乐安的人,不论身份,便可按照约定的价格,在公廨换铜。”
“目前,年产十余万的铜,恐怕不够抢购,所以要有换铜凭证‘铜引’,商贾们凭铜引在公廨排序,按顺序,从公廨手中获取铜。”
“而且,李府君有把握,今年年底就把水铜产量提升到三十万斤,确保运粮到乐安的人,即便没能立刻拿到铜,事后不久,也能在公廨拿到。”
“与此同时,郡廨鼓励百姓在鄱阳境内,尤其南鄱水沿岸地区开荒,那么,精明的商贾就会选择在这些地区开荒屯田,将出产的粮食就近运抵乐安,换得铜。”
“如此一来,官府不需要组织人力物力,民间商贾自己会雇人去屯田。”
“连续三年,乐安铜冶的铜都要全部对外销售,这会吸引更多的商贾,以及鄱阳各地大户组织人力开荒、屯田。”
“官府不需要特地组织人力运输粮食,民间商贾自己就会把粮食运到乐安。”
“乐安不缺粮食,就能聚集更多人力增开矿场,三年后,官冶的铜产量必然突破一百万斤,即能上缴国库,也能对外销售,可谓皆大欢喜。”
“因为可以买到越来越多的铜,自发在鄱阳屯田的人会越来越多,鄱阳境内,包括南鄱水沿岸开垦的农田也越来越多。”
“有了充足的粮食,官府才能继续乐安投入更多人力开矿场,提升铜产量。”
“这就是将欲取之,必固与之。”
这个道理,萧大心自己能想明白,李笠的做法就是先‘让利’,吸引趋利的商贾到鄱阳屯田,靠着民间的力量,增加粮食产量,并且解决粮食运输问题。
有了足够的粮食,乐安就能投入更多的人力,开采更多的铜。
让利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