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古时候的江上都是有水贼和强盗的。
而不管是南京还是扬州,都是非常富庶的地方,这两个地方又是沿江非常重要的两个大港口所在地。
所以,江面上就经常会各种水寨的强盗,成群结队的出没,劫掠过往的商船客船。
而且在古时候,尤其是南京附近这种多江河多湖泊的地方,这样的水上强盗还不少。
什么江南水路七十二路水寨总瓢耙子之类的称呼,也正是源于此。
由于江上总有贼人出没,于是朝廷就专门设立了,应对这帮人的军队。
专门负责水上,海上防备的军队叫做,‘备御千户所’而即负责水上防备,又兼顾陆上防御的卫所就叫做,‘守御千户所’。
这类千户所,都是特殊的,专门的设立的编制。
所以并不在卫的管辖之下,而是直接受到南京兵部的管辖。
平常一个卫所满员的情况下,有五千六百军户。
下辖五个千户所,共一千一百二十人,每个千户所下面还有十个百户所,每所共有一百一十二人。
平时,如果不是集中训练,或者有战事的话,一个卫所的所有军户,是分散在一个个百户所中的。
但像是仪真千户所这种守御千户所,因为是特殊编制,经常要到江面上执行巡查任务的。
所以所有的军户都是集中在一个地方的,和普通的卫所有很大的不同。
而且还有一点,就是这个仪真守御千户所,虽然号称千户所,但其实里面的军户,是根据江面上的实际情况,随时变化的。
多的时候有三五千人,少的时候可能就只有三五百人。
这样的特殊编制,就给了马大忠等人极大的操作空间。
如果能掌握了这个千户所,将兵员压制到最低的几百人,却以三五千人的规模向朝廷索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