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这个时代的简易实验室,早就人满为患了。
每个大匠带着几个学徒,日以继夜的研究各种课题。
目前天工院最主要研究的就是蒸汽机和蒸汽轮船的改善。
几乎一半以上的匠人学者都参与到了其中。
当然,其他人也都没闲着,有的人继续研究水力风力传动系统,为今后的蒸汽机普及做准备。
有的人在深入的研究肥皂和火柴的改进工艺。
总之整个天工院是没有一个闲着的人,周镇他们已经三番五次的要求李天在给他们增派人手了。
值得一提的是在李天指导下,先前研究玻璃的那帮家伙,已经先后研究出,望远镜,近视镜,老花镜,镜子等实用的东西。
由于眼镜这种实用的东西出现。
最近朝堂上也跟着流行起戴眼镜的风气。
刚开始,李天猛然看到好几个人带上了眼镜,还有些不太适应,可是看了几天之后,也就习惯了。
有些大臣为了顾及自身的形象,明明羡慕的不行,依然没有带,可后来见李天也没怎么在意,就再也忍不住了,呼啦一下朝堂上几乎有一小半人都带上镜子。
一下子多出这么多人戴镜子,其实也是无可奈何的事情。
众所周知,这个时代,不管是读书人还是匠人,经常是看书或者工作到深夜的。
长年累月的在昏暗的油灯下全神贯注的看东西,视力很快就垮了。
这也就导致,整个朝堂有将近一半的官员视力都有着不同程度的近视。
那些上了年纪的官员,情况尤为严重。
就连杨士奇都带上了眼镜。
有一次李天忍不住好奇的问杨士奇,他带的是多少度的眼镜,杨士奇说他带的是甲字五号镜。
换算成后世眼睛度数,将近四百度。
得知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