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打,否则对我们十分不利。”
史从云点头,赵匡胤说到点子上了。
周军并不惧怕辽军,但打仗不能这么打。
他想到淮海战役前期时,杜聿明的部署是以部分兵力坚守前方坚城,把机动兵团布置在后方。
意图当解放军南下攻击某一坚城顿挫时,出动后方机动兵团来行决战。
这种部署是十分高明的,不过杜聿明的思想并未得到贯彻,国军很快摆了一个传说中的搞笑一字长蛇阵,形成处处挨打的局面,这点和大宋的边军布置倒是有异曲同工之处。
大宋有没有八十万禁军,那肯定没有,很多是将领官员吃空饷的,但大宋的边军巅峰时可能是接近八十万的。
史从云只觉得那样的部署搞笑,就和国军的一字长蛇阵一样,自己把战争主动权交给对手。
他不够博学,不够多识,但很有悟性,这么几年的战打下来,结合以前看过的李得胜兵法,他已经有了自己的战争理解。
主动权的争夺很重要!
史从云抬手制止众人的争论,起身准备说话,大帐里瞬间安静下来,其实这场仗的打法他已经有了心里的设想。
“你们说得很有道理,这道理我也明白。
我们大周的将士不惧契丹人,不是打不过,是不能去幽州打,屯兵坚城之下,拉长补给线本就是大忌。
这样做就还会把主动权交给契丹人。
我们在幽州南面,契丹人要防守的地方很多,如果想救援就必须分兵,他们不知道我大军主力所在也不敢轻举妄动。
而一旦到了幽州城下,我们就必须聚集一处,让契丹人完全没了顾虑,只用集中兵力攻我们一处就成,等于被动挨打。如果那时前方的幽州坚城还不能迅速拿下,那么前有守军,后有援军更是雪上加霜。
这就是此战的难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