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有些见识,我有问题请教。”
闾丘仲卿一听这话,像是明白什么,也正襟危坐:“请教不敢当,都使情讲。”
史从云想了一下,决定问一下大问题来看看这人的见识。
对天下形势,大战略有没总体认识,很考验一个人的见识和思考能力。如果战略大方向错了,细节做得再好也是枉然的。
所以那些最难得的人才,往往是最具有大局观的。
有了大局,从大局再延伸到细枝末节,抽丝剥茧,事情就会有条理,不会乱。
“先生觉得以当今我朝形势,北汉和南唐咱们该先对谁下手。”史从云问了一个很大的问题。
主要想看看这个闾丘仲卿对天下形势的看法,了解其能力。
闾丘仲卿正色,没有急着回答,而是思考了一会儿,两个孩子乖巧的不出声。
史从云没有打扰,世上出口成章的人很少,何况还需要组织言语。
“厢主,以我看,高平、太原之战后,北汉羸弱,君臣离德,已经不足为虑。”
“南唐地方千里,沃野众多,百姓富庶,兵甲齐备,人才济济,是本朝的大患。”闾丘仲卿下了个结论。
随后接着往下说:“以在下拙见,兵事大略上应当先易后难,细微处可以兵行险招,所谓以正合,以奇胜。
当初后唐(李克用开创的政权)灭后梁(朱温开创的政权),后唐大将李嗣源请命率兵五千自杨刘渡河,由间道进抵郓州,奇袭大梁。
那时人人都以为他不自量力,此战必败无疑,后梁在黄河南岸尚有大军近十万,以五千之众渡河奇袭坚城,无异于送死。
可唐主有勇略,同意这看起来及其冒险的计策,让李嗣源带五千人轻装简行,只带七天干粮,从杨刘渡河,急走间道乘雨夜突袭大梁,趁大军在外,大梁空虚,居然迫降大梁城,攻灭几十年的宿敌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