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努书坊

繁体版 简体版
努努书坊 > 大明小学生 > 第八百三十四章 秦德威的弱点(下)

第八百三十四章 秦德威的弱点(下)(2 / 4)

感觉让秦德威感到很别扭,而且很受约束,毕竟他不能说考成法不好。

严阁老不禁叹道:“你秦中堂提出的考成法,你却反对推广,莫非秦中堂顾惜自身安危,故而不肯用力?

秦中堂向来奋发有为锐意进取,万万不可当那种干大事而惜身之人!”

正在这时,有值殿的锦衣卫官进来,禀报说:“外面报称有来自浙江的六百里加急公文!”

听到这句话,让众人在习以为常之余,又多了一点意外。

习以为常是因为,加急公文本身并不稀罕,尤其归于军机处后,找到这里禀报就更不稀罕了,毕竟负责军机处的秦中堂就在这里。

意外是因为,因为六百里加急公文一般都出自多事之地,比如边镇这样的地方。

浙江尤其是北部,称得上富庶承平之地,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居然要动用六百里加急。

秦德威则松了一口气,总算有个事情能岔开话题了,

这种级别的加急公文,必须要第一时间处置,于是通政司派来的信使被召进了殿中。

加急公文一般都是机密,外人不得与闻,但站在这里议事的都是朝廷核心了,保密等级都很高。

但信使还是问了句,“秦中堂不去独自拆阅?”

秦德威很大度的鼓励说:“若真有大事,还需要衮衮诸公共同议定,你但说无妨!”

那通政司信使便禀报道:“浙江海外出现了大批倭寇!”

倭寇?还是大批的?秦中堂一时间错愕不解,按照历史规律,大规模的倭寇还要等几年,在双屿港被明军打破后才能出现。

而且自己去年发放了一堆贸易勘合,按道理来说,有贸易渠道的情况下,不应该有大批量的倭寇啊。

那信使又详细奏道:“先前有九艘船,持三张勘合,联合跨海而来。

因为船只太多,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