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最基本的官场逻辑。
毛伯温又带了点指教语气说:“早知今日,你们就该拼命阻拦秦德威去大同。
边务兵事最为复杂,要的是老成知兵,不是会写点诗词,又能言善辩就可以轻易把控的。”
王廷相挺不爽的,但也无话可说,这就叫胜者为王败者为寇。
谁又能想到,官场罕有败绩的秦德威会在大同莫名其妙的栽个跟头。
以皇帝对秦德威的恩宠,都愤怒的下旨革职了,那事情肯定就无法挽回了。
这些年来,他渐渐疏远夏言,靠向秦德威,得到了兵部尚书。但在未来,却又可能因为秦德威而失去,大概这就是人生吧。
两人坐在兵部后堂扯澹,并等着办手续的时候,忽然看到有个兵部吏员跑了过来。
又在堂外站住了,对着王廷相禀报道:“刚收到从大同一路传递过来的露布捷报!
宣大总督秦德威出塞大捷!斩首三千二百,俘获酋首俺答长子!”
卧槽!大堂里两人齐齐虎躯一震。无论是谁,乍听到这个消息后,没人能第一时间接受,都会下意识以为听错了。
纵然是两个官场老人,也觉得事情诡异难测,实在想不明白到底发生了什么。
为什么空前大胜的秦德威,会先被弹劾后被革职?
又为什么被弹劾和革职后,大胜的消息立刻就传来了?这是巧合吗?
等回过神来,王廷相就挺直了腰板,率先叹道:“早知今日,你们当初就应该拼命阻止秦德威去宣大啊。”
毛伯温:“......”这句话有点耳熟。
随即王廷相又对外面吩咐道:“派出兵丁,全城报捷!”
又有书吏捧着属于“宣大总督”毛伯温的王命旗牌来了,表示手续都已办好。
王廷相强忍笑意,挥了挥手说:“送毛制台上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