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得增加到十倍吧,甚至十几倍也有可能。
假如有五十个江宁县考生,取中十个到十几个,这又是什么概率!
南直隶乡试的整体录取率,百分之四都不到!
此时此刻,又有很多生员围着高长江转,七嘴八舌的簇拥着他说话。
从嘉靖十一年到嘉靖十六年,足足用了五年时间,不知挨了多少顿打,高长江终于实现了一个梦想,在县学当“带头大哥”。
原因只有一个,他和秦姓主考官最熟啊!
有个嘉靖十四年才入学、没见过秦德威的小秀才,对高长江问道:“听说秦前辈为人崇气尚节,品行纯粹,正直无私......”
高长江疑惑的看向说话的后辈小秀才,你这是在说秦德威?
又听这小秀才继续说:“所以秦前辈做了主考,会不会公正严明,并不特意偏向我们这些同乡?”
这问题,其实也问出了在场很多人的心声。
虽说主考官同乡的录取率总是会很神奇的拔高一截,但也保不住有特例。
高长江很享受这种被人拥戴的感觉,不能让大家的希望破灭,便答道:
“你不懂我秦兄弟!我秦兄弟为人确实是......正直,但绝对不是无私!
正所谓规矩不外乎人情,我秦兄弟最擅长拿捏这个度了!”
大家的希望之火重新被点燃,又有人叫道:“高兄手头可有秦学士的文章?借我等抄写揣摩可好?”
众所周知,在考试前,研究主考官文章也是非常有用的复习方式,所以和主考官熟悉的人会非常占便宜。
秦学士的诗词在南京城里到处都是,诗集都被编了好几本了,但还真没听说谁有秦德威的八股文。
高长江听到这个要求,脸色有点为难,也许是他太学渣了,秦德威从来没跟他会过文。
于是高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