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努书坊

繁体版 简体版
努努书坊 > 大明小学生 > 第四百二十五章 儿孙自有儿孙福

第四百二十五章 儿孙自有儿孙福(3 / 7)

,该你的功劳也少不了你的。”

此后又过了几天,日期已经到了嘉靖十四年的二月二日。

春天正式到来,皇帝的经筵恢复了。

所谓经筵,简单的解释就是翰苑词臣给皇帝讲课,这也是翰林官为什么地位尊贵的原因之一。

然后内阁、六部、科道的重臣也会列席,在旁边一起听。但相对于翰林官,阁部院大臣在经筵上只能算配角。

青少年时期的嘉靖皇帝,还是很勤奋好学的,对经史都有浓厚的钻研兴趣。

不然的话,在大礼议问题上,他拿什么跟大臣吵架?

所以嘉靖二十年以前,皇帝经筵制度还是比较正常的进行,没有荒废,还有翰林因为讲课质量不行被嘉靖皇帝处分的。

嘉靖十四年二月二的这次经筵,尤其重要,因为二月初九就是会试开考的日子了,而主考官还没有定下。

也许在这次经筵上,皇帝看谁顺眼,就点谁当主考了呢?

翰林们谁不想当会试主考官?一下子收二三百名进士门生,官场上还有几件能比这更美的事情?

所以在本次经筵上,文华殿里的翰苑词臣们都格外卖力气。

无论是负责讲课的,还是负责答疑的,亦或是负责翻书的,全都使尽了浑身解数。

当然,这一切和张潮张学士没关系,他只是站在人群里打酱油的。天子面前露脸的事情,轮不到他这个冷板凳老扑街。

在文华殿列席的其他大臣们冷眼旁观,也在心里默默的做着评估。

不过嘉靖皇帝向来心思难测,他到底会选定哪个翰林当主考,谁也不敢说能猜准。

一个时辰后的中场歇息时间,皇帝暂时退下休憩,大臣们就三三两两的闲聊。

都察院左副都御史霍韬找上吏部天官夏言,试探说:“听说那姓秦的金陵小儿侥幸中了乡试,这次也来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