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酷淘汰,青壮比例极高,差不多为楚山提供了将近八万的青壮男丁,十到十五岁的少年高达三万;此外,十到四十五岁的少女、青壮妇女的人数总计也超过十万。
相比较而言,楚山在蔡汝二州,因为多年来顶在第一线,战损极大,之前又经历了桐柏山匪乱之灾,即便一直都注重从流民中吸纳青壮男丁,但实际十到四十五岁青少壮男丁,总计也就二十三万稍多一些。
史轸献策侨置南蔡,仅仅一年时间就令楚山的军事动员潜力增加五成,可以说是居功甚伟。
此时众人头痛的,还是如何更有效的去容纳这么多的丁口。
一方面就是要尽可能增加侨县南蔡的面积,荆湖北路及鄂州府畏惧筑堤之难、之坚,将汉川县南部以及黄陂县西部更多的荒滩地甚至一些人烟稀疏、在之前民乱中受到严重破坏的村庄垸寨让出来,差不多能增加小半个县的面积,他们当然不会拒绝。
另一方面侨县南蔡的绝对面积很难再大幅度扩张,提高土地承载能力,就是当务之急。
在当世说到土地承载能力,就是根治水患、精作细作。
汉川县南部地区长期以来受水患影响较大,粮种也比较差,该地种植水稻亩产量仅有一石略高些。
这还是原粮,倘若脱壳加工为成品粮,一亩地可能仅有六七十斤的样子。
这意味着汉川县南部民众人均需要有五亩地才能勉强糊口,甚至比河淮地区的旱田都还不如。
而在苏湖等江淮最为富裕的州县,近数十年地方上所推广那些不怎么受洪涝影响的圩田、垛田,又选种闽粤等地传播过来的占城良种,亩产则高达三石、四石,甚至还有一些地方实现了稻麦连作,一亩地年产出高达四五石。
这两者的土地承载能力,可以说是天差地别的。
徐怀这些年在桐柏山精心经营,除了坡地梯田面积增加超过一倍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