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稳定江南荆湖等地形势之后,很快就会迎来反攻汴梁的机会。
然而他所看到的局面,先是王番离开朝堂,出任荆湖北路都部署,继而许蔚前往荆南出任制置使,解决湖寇之患,此时文横岳又将留在襄阳统掌军民之事,等迁都建邺之后,朝堂之上能称得上主战派大臣的,就只剩胡楷、朱沆两人了,实在是太势单力薄了。
虽说建继帝就是朝中最大的主战派,但问题在于建继帝想要做什么
事,没有诸大臣的配合,也会力有所未逮。
就拿这次御驾亲征来说,胡楷、许蔚、文横岳等人是功不可没的。
一方面胡楷、许蔚、文横岳等人是坚定的支持者。
更为主要的,则是身为枢密使的胡楷亲自出面拟定周详的出征计划;身为参知政事的许蔚在建继帝身边出谋划策同时,还兼管钱粮调度;而身为御营使司提点军务的文横岳,更是负责御营使司的日常军务,没有文横岳,左右宣武军战前扩编、襄阳等地的守戍安排,以及出征计划都没有办法落实下去——
没有这三人,建继帝脾气再大,决心再强,也没有办法御驾亲征。
总不可能建继帝什么都不管,粮草不管,将卒钱饷不管,襄阳卫戍不管,沿途安营扎寨不管,直接带着数万兵马,“嗖”的一声飞到淮上吧?
现在许蔚到荆南了,文横岳又要留在襄阳,最关键的两环都换上周鹤、高纯年一系的人物,建继帝还想御驾亲征,基本上是不可能了。
“所以更需要我们前往建邺,盯着风吹草动啊!”郑屠微微一叹,说道。
周鹤、高纯年等人荐许蔚去荆南,郑屠他就隐隐觉得有些不对劲,上次回楚山,还特意找史轸问过这事,史轸只是说徐怀因为许蔚身体的缘故反对这事但最终无果。
荆湖孙彦舟等湖寇有成大患之势,急需大臣前往坐镇,周鹤等人荐许蔚兼领制置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