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支利簇竟然无一例外射穿肘部护甲,深深射入小臂骨中,痛得撕心裂肺。
在激烈搏杀的战场上,一瞬的怔滞便意味着永恒。
王峻之前策马比其父王举落后半个身位,这一刻刚好赶上来与王举并肩,所持长槊如行云流水般往前撩刺,毫不费力刺穿敌将咽喉。
王举吐气开声浑铁枪斜下抽劈。
接战之时,敌将就已经为王举毫无避让的气势所慑,拉拽缰绳使胯下战马往左侧偏出,但还不够。
不想敌将死后,其胯下战马失去控制,冲乱这边的突击阵形,王举这一枪以千钧巨力,直接将这匹战马的颈脖从右斜侧抽断。
徐怀手里所扣三箭,也随即往之后的敌卒面门射去。
当然,前阵接战,更多还是将卒把枪矛端举着,狠狠的往速度比他们更快的敌卒胸腹间扎去、刺去。
密集阵形的优势在这一刻毕露,在有限的空间里,每一名敌卒常常面对三四支枪矛攒刺过来,云州骑在接战前的驰骋、冲刺速度更快,又有什么用,不过是让他们的躯体在楚山突骑所持的枪矛上扎得更穿、更透。
接战敌卒纷纷落马,但他们胯下的战马的生命力要强得多,也不是谁都有能力一枪或一刀直接杀死战马,或在千钧一发之际以千钧之力使急驰的战马偏转冲刺的方向。
无人控制的战马在阵中惊窜,云州骑自身的前阵越发散乱开来,楚山突骑速度也被压制住。
不过,徐怀宁可放缓速度,还是要三百楚山突骑保持住凿穿突击阵列,下令所有人更精细的控制胯下的战马,避开障碍聚阵前行。
侍卫亲兵营精锐长期在狭窄空间里苦练密集突杀阵型,这时候也是再一次到了发挥作用的时候了。
甲骑突杀,其核心就是要在混乱的战场上,尽一切可能避开敌军及己军将卒、战马的干扰以及必然存在的泥塘溪渠等碍障,保证凿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