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算如何应对。”
“正与魏、乐诸君商议。”
荀贞、戏志才在堂外脱去鞋履,随在刘衡身后登入堂上。堂中虽燃有火盆,温然如春,刚踏入其上,地板仍觉凉意。刘衡转到案后的正座坐好,荀贞、戏志才相继跪坐席上。
待他们三人俱坐下后,起身相迎的相府诸吏这才归座。
尽管疫病来势汹汹,荀贞心中忧虑,不过依旧从容不迫,微笑着冲魏畅、乐彪等相府吏员点了点头。乐彪忙还礼,经与刘备一道行了个县后,魏畅对荀贞的观感有所变好,亦还了一礼。
在座的诸人无论官职高低,均是士子出身,事情再紧急,该有的礼节不能荒废。
荀贞说道:“按理说,伤寒疫病不归中尉府管,实在是此事关系太大,故此冒昧前来。适闻相君说,诸君正在商议如何应对此事,不知可有章程了么?”
刘衡说道:“我等也是刚开始商议不久。君来前,乐卿正在说话。”对乐彪说道,“卿接着说。”
乐彪应了声诺,说道:“正旦方过,即伤寒,莫不是有县民没有在岁逐疫的?”
伤寒等疫病多在早春爆,两汉遂有“岁逐疫”之俗,尤其近些年,因为疫病频频,各地郡县官寺、百姓对此更为重视。所谓“逐疫”,不是具体行政的措施,而全是形式上的,比如在正旦这一天“祝椒酒饮之”、“画鸡於门”等等。
虽有子不语怪力乱神一说,可因为科技条件不足等等缘故,两汉之民还是很迷信的。
乐彪把县中起了伤寒归结为是因为“有县民没有在岁逐疫”,这句话还不是最荒诞不经的。荀贞听过的最荒诞不经的话是:去年黄巾生乱后,有好几个朝中、郡县吏员和地方的名士都曾说过“对贼读《孝经》,贼自消弭”。
不过,乐彪荒诞,却不代表别人也荒诞,荀贞不用说了,戏志才对此也是不信的,闻言皱了皱眉头。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