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边讨贼安汉室?”荀贞心道,“这是何意?”
皇甫嵩转过身,对荀贞说道:“朝中政局如此,你年轻,没必要牵涉其中,昔年班投笔从戎,慨然而言:‘大丈夫无他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西域,以取封侯’,今北疆的羌人常常作乱,祸害边郡百姓,甚至扰乱北国,贞之,以你的智勇才干,如果在边疆,定能安定一方,上为天子解忧,下,则亦能使北地百姓安居乐业。”
荀贞从来没有想过边疆当官,突然听到皇甫嵩这番话,他一时不知该说些什么才好,他也知皇甫嵩这是为他好,要不然不会对他说出这番肺腑之言,他心道:“若是在中原太平之事,立功边疆、以取封侯倒是可以一做,但是现下?”
他没过北疆,风俗人文皆不知,语言恐怕也不怎么通,也没有熟人,一个人跑几千里过当官,没有丝毫的根基,即使有许仲、典韦、刘邓、陈到等人相助,但北地将门众多,各有势力、利益,羌族部落也很多,只一个站稳脚跟恐怕就得好久,而他记得董卓之乱已经没多少年了,他迟疑了会儿,说道:“贞恐才能不足,不足以为天子解忧,不足以使北地百姓安居。”
“贞之,你知道我是安定人,也知道我家世代将门,在凉州、在安定也算是颇有声望,至今还有不少吾祖、吾父、吾从父的故吏在边郡为吏、为将,你如果想边疆建立功业,我会写信请求他们帮助你的。”
皇甫嵩的曾祖做过度辽将军,祖父做过扶风都尉,父亲做过雁门太守,从父皇甫规更是当年的天下名将,和皇甫嵩的曾祖一样也当过度辽将军。皇甫氏在内地可能不如荀氏等中原士族的名望,但在边地是很有威望的。如能得到皇甫嵩的提携、相助,倒的确是可以加快一些荀贞在边地站稳脚跟的度。可虽然如此,荀贞对此还是没有什么底儿,他心道:“西凉铁骑名动天下,羌人勇士悍不畏死,若能在边郡站稳脚跟,确是可以组成一支强军,可距董卓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