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努书坊

繁体版 简体版
努努书坊 > 三国之最风流 > 63 同道

63 同道(4 / 5)

召你来见么?”

“为何?”

“昨天下午,戏志才来了颍阴。他来了后,先没来找我,而是在县中转了转,听到了一些对你的传闻。傍晚时分,来了我家,登门就对我说:‘你们荀氏又出了一个俊才啊’!我因问之,才知他说的是四兄你。我就问他‘为何如此说’?他例举了四兄在繁阳的作为,最后评价说道:‘你的这个族兄有大才而甘愿自屈在十里之地,必有非常人之志’。”

“‘必有非常人之志’?”

荀贞脚下一滑,险些摔倒。不是因为他觉得戏志才这个评价不靠谱,而是因为他觉得被戏志才说中了心事。

自从他在繁阳亭做出了点成绩后,有人夸他有干才的,有人夸他爱民的,有人夸他导人向善的,也有人说他能折服豪强的,但是却从来没有人由此认为他有“非常人之志”的。文聘的从叔父文直算是眼光比较独到的,也只是在背后说他“深不可测”而已。不过细细想来,他的一切作为都是为了能在即将到来的乱世中“保全性命”,在绝大多数的当时人还没有意识到即将会有黄巾生乱的背景下,他的这个志向也确实可谓“非常人之志”了。

荀彧说道:“是啊,他就是这么说的。我因而将他的话转告了家君。实话对你说吧,四兄。家君自从许县归来后,这些天甚少出门,对你在繁阳的美名其实并不知晓。听我说了后,才起意见你。正刚好,你就回来了,於是便遣我登门相邀。”

“原来如此!”

荀彧要是不说,荀贞还真不知道其中曲折,他心道:“刚才我还奇怪荀氏人才济济,怎么我在繁阳亭的这点小事也能入‘二龙’的眼中?原来竟是戏志才的功劳。”

两人还没见面,荀贞就要感谢戏志才了。他说道:“贞愚陋,常人一个而已,‘非常人之志’实不敢当,但是文若,你刚才说‘戏志才对我的评价真对’,怕指的不是这个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