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听道之中。
也只有这个时候,强行推高悟性的上限,甚至超过三清的悟性,在极短的时间之内,想明白听到的“道音”,才可以有着一丝弯道超车的可能。
这不是作弊,而是演武令给予的馈赠,也是自己的先天底牌。
本来,杨林一直想不明白,演武令为何送自己附身到一具老树身上,这时才明白,一饮一啄,自有前因,没有什么东西,是可以轻轻松松得到的。
三清的天赋跟脚的确是高,按常理来看,此方天地中,就不应该有比他们更强大的悟性和学习能力。
但是,其他世界来人,再结合此方世界的生灵,配合无边气运以及先天宝物,就可以临时性的让悟性超过他们,远远超过。
一次性的消耗,能取得如此成果,也算是理所应当,没什么不可能的。
等到杨林借助宝物消耗,领悟透彻讲道内容,他的本原悟性也会跟着水涨船高,达到,甚至超过三清……
而到了后来,鲲鹏和红云这种级别的跟脚天赋,其真实悟性和修行速度,更是不可相提并论了。
这就是,一个小孩借梯上屋,再在屋顶之上建起一层高塔,站在上面,再来与那生下来就是高个子的人比一比谁高。
本来没有太多意义的事情,在眼前听道的场景,就是有用的。
再有六百年过去,杨林沉浸在大道海洋之中的心灵,微微波动。
不是他自个儿醒过来。
而是被前面老子的动静惊醒的。
事实上,有些人已经听不下去,早就睡着了,有些人愁眉苦脸,呲牙咧嘴,痛苦万分;
更有些人沉迷其中,如痴如醉,谁也不会碍着谁,高台之上的鸿均道祖,似乎无休无止,一直讲着……
这不是讲道一千年,而是三千年。
多少年杨林不去管,他听得正有领悟,一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