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辽东督师,掌握九边,军事的经验是有的,而且既是督师,要让各省的巡抚们服气,一般的人还真未必驾驭的住,孙承宗这种帝师,当初的清流领袖之一,以及当初的辽东督师再加上内阁大学士的身份,履历可谓完美,若他出马,谁敢不服气?
不过……
有人沉吟着站了出来,却是右都御史王文君,王文君摇头,道:“孙公年纪老迈,只怕无法经受颠沛流离之苦,何况内阁掌握机要,关系更为重大,孙公还是坐镇中枢,居中调度为好。”
许多人暗暗点头。
孙承宗年纪太大了,要辖制这么多省的军务,这个年近七十的老者,如何能承受?
孙承宗听罢倒也没有继续坚持。
其实他内心也很矛盾,一方面,其他人他确实不放心,可若是自己去,他也知道自己的精力已经大不如从前,害怕真去了,反而贻误军机。
短暂的沉默之后,孙承宗想了想,道:“倭寇当初给江南诸省带来的危害,如今尚且历历在目,可谓是触目惊心,无数的军民百姓,颠沛流离,更有不知男女被掳走,迄今不生死未知,所劫走的钱货,更是无以数计,倭寇猖獗期间,江南数省,可谓家家带血,户户含泪,苦不堪言。”
他顿了顿,禁不住感慨道:“正因如此,此番又有海贼来袭,且声势更为浩大,海防之重要,还有这督师之位,便成了关键所在,它所关乎的,乃是万万黎民百姓的生死,因此,断不可小视,诸公嫌老夫年老,倒也是情理之中,老夫确实老了,如今老眼昏花,坐卧尚需人搀扶,而今国难之际,老迈之身,竟不能报圣恩万一,更无法顾全百姓,实是惭愧,可若不能择出督师人选,老夫则寝食难安,那么老夫不妨再举荐一人,辽东郡王张静一……筹办军校,如今这东林军,已为我大明劲旅,军中的许多武官,多受他教诲,且他有郡王身,既受国恩隆重,且又有人望,使张静一为督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