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情况不是已经没有更坏的吗?
这二人,一向官声极好,若是其他阉党站出来,或许影响力要大打折扣,可他们站出来支持新政,对于张坚这样的人而言,却是致命暴击。
而后,又有人道:“国家已经不能不改弦更张了,恢复周礼,亦无不可,老夫也赞同。”
众人纷纷看去,乃是孙承宗。
孙承宗一响应,黄立极松了口气,大家都赞同,那么……
黄立极咳嗽道:“老夫也赞同。”
“陛下,臣也赞同。”
“附议。”
“臣也附议……”
内阁几乎全数通过,尚书之中,也有三四人站出来。
其他九卿之类的官员,亦是为数不少。
一方面,大明南北榜,北方的大臣和南方的大臣数目相差不多。
而北方的农村经济,已经遭受了巨大的破坏。
在天灾和流寇的肆虐之下,说白了,就是从土地之中已经获取不到任何的收益了。
在这种情况之下,好不容易,有人从铁路公司里分一杯羹,怎么肯轻易丢掉这一块肥肉?
而南方的大臣之中,也有为数不少的寒门子弟,反正地也不多,若是能抱住内阁诸公的大腿,却也不是坏事。
还有一些,无论是股票还是田产,都有收益的,可股票的涨跌,给人的冲击力实在太大,这一下子,大家都心如明镜一般,新政的本质,就是为了铁路的铺设保驾护航的。
自然,反对的声音也是不少,不过在朝中这个局面来看,竟成了少数。
这其实也可以理解的,那些地方上的大员,远离京城,自然不知京城里发生的事,可京官们却是购置股票的主力军。
最终黄立极一锤定音:“既是支持者为多,那么自当实施新政,新政的要旨,既是利国利民,也是为了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