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非是一件易事。
第一要知道的是考试合格和能否升学自然是两个概念。
蒙学的考试考试合格还是比较容易,但是郡学的考试就难上一筹,而国学的考试,则更为困难。
蒙试,郡试、国试三次考试,升学的名额都有限度的,全部是择优录取,这三次考试无疑将会淘汰大量的学生。
以第一期的两万名学生举例,蒙学入郡学,十里取一,入郡学者人大概的数量会控制在两千之数。
而这两千名郡学生,再十取其一,取二百人,进入国学院之中修习。
蒙学学生,三年期满未通过毕业者,会有两个选择。
一是留下继续就学,直到通过考试,成功毕业为止,当然这个时候,太平道便不再为其提供饭食,支助其学业。
学生的学费,还有一应的吃穿用度都将由学生自己负责。
二便是领取结业证从蒙学堂毕业,这类学子被称为学员,没有成为吏员的资格。
设立蒙学堂的目的,第一是为郡学、国学输送人才,还有便是进行启蒙教育。
不过这一部分人,他们能认识一部分的字词,学过术算,人需要尽其才。
许安的计划是不仅仅在军队之中推行识字班,还要在乡间推行识字班。
如今在并州的农户农闲时分并没有像之前那么忙碌,农忙之时,虽然忙碌,但是黄昏之时也会返回家中。
因此,许安想的便是这些学员日后返乡,可以教导其他的人识字,术算等知识。
还有便是太平道发布政令和条律,这些学员可以正确的解释意思,而不至于再被乡间的豪强掌握话语权,掌握解释权,不至于被人诓骗。
现在黄巾军治下的世家和豪强虽然已经是被鹰狼卫清除了大半,但是地方宗族的势力实际上依旧颇为根深蒂固。
这是上千年以来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