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早点做事,那就直接到三省六部去,或者是直接来我转运司,边做事边学习,成长会更快一些,只是也就没那么清闲,会很累。”
这也是一甲才有的优待了,其它的二三甲新科进士,包括其它五科的录取者,都还要再参加吏部的一场考试。
吏部考试也就是授官前的考试,要考的可就不再是专业的东西了,而是身言书判四项考试。
先试收判,书楷法遒美,判文理优长为合格。
试后而铨,察其身言,身必体貌丰伟,言须言辞辩正,四者合格,再经注,询问所能,拟定何官。
最后方能由吏部上报于尚书仆射,由仆射再转门下省反复审核。
手续是非常繁琐的。
吏部考试往往比礼部主持的科举考试更难,时人有云,四举于礼部乃得一成,三选于吏部卒无成,十年之间尤为布衣。
书和判,就是字写的好,和文章法律精通。
但过了这两关还不够,还得考身和言,就是得长相好,口才好。如果长的有残疾,甚至是五官不够端正,都是不行的,而如果有结巴之类的,也一样的通不过。
虽说不会如选兵一样要身高六尺以上,个个得一米八,但起码你不能太差,你若是一米六,官都当不了,什么驼背啊,瘸腿啊都是不行的。
所以有这些限制,吏部考试经常会打下来许多中举者,而且就算通过了,也得候选,就是等候官职空缺,若是没有缺,你就只能继续等。
眼下唐初之时还好一些,比较科举取士者不多,所以候选者少。历史上,到了中晚唐时期,经常有进士们候选十年都不得授的情况,长安消费又高,于是在京穷困万分,靠举债、打秋风过日子,十分悲惨。
这三位新科进士,状元郎今年才十九岁,而榜眼更是比秦琅这个主考官还小一些,才十七,探花上官仪稍长,二十一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