稽勋司,负责任命和考核官员,权柄只在内阁之下。
昨日,从文吏口中得知消息。
内阁今日,要选出两位六部部堂!
刘健站出来道:“吏部尚书,是百官之首,吏部有不少疏奏,送到了内阁,臣能阅一时,却不是长久之计。”
“内阁想举荐谁?”弘治皇帝问道。
“内阁想举荐,吏部右侍郎王鏊,为吏部尚书!”
刘健躬身后,李东阳和谢迁点头,表示赞同。
韩文不可置信地张着嘴巴,严成锦说对了,此子没有骗他,真是王鏊!
吏部天官总共有两个人选,一人是王鏊,一人是韩文。
百官意料之中。
严成锦站出来道:“臣却想举荐,户部尚书韩文!”
刘健没好气地回过头,此子要搞内斗不成。
百官满脸错愕,内阁有不同意见?不过,在他们眼中,严成锦靠弹劾上位,卑鄙至极,算不得大学士。
而且,三公一同决定,绝无可能更改了。
韩文抿着嘴唇,陷入沉思中,此子怎会平白无故举荐他?
“严卿家,可是觉得王卿家有何不妥?”弘治皇帝眼神直勾勾盯着严成锦。
“王大人丁忧回京,对京城诸多变制生疏,
韩大人执掌户部,不论是督修大运河,还是出兵九边,皆需动用靡费,可谓了然于心。
臣以为,韩大人比王大人更能胜任!”严成锦道。
一个退休了三年的官员,忽然出来当一把手。
若天下吏治不变还好,可这三年来,大明有了诸多的变化。
站在大局上,韩文更能胜任一把手。
王鏊不服气道:“谁说本官对朝中政事不熟?!”
“陛下,臣想出三道题,考考王大人,若王大人能答对两道,便是臣多